四(6)班“深入自然课堂 传承非遗文化”活动
为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拓展学生视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6)班小荷中队于3月23日前往凤凰山,开展“深入自然课堂,传承非遗文化”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
(一)筹备精心铺前路,研学未启意先筹。
3月21日家长课堂,陈泽如妈妈精心制作了关于研学点位的PPT。在讲解环节,她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和深入浅出的阐述,将河阳山歌馆独特的民间艺术传承、凤凰茶场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以及肖家巷深厚的人文底蕴,鲜活地呈现在同学们眼前。不仅如此,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探索这些研学地点,陈泽如妈妈还贴心地为每位同学下发了研学单,引导大家带着思考和任务去参与此次研学活动。
(二)山歌馆内寻遗韵,古调声中悟传承。
研学当天,活动以山歌馆以河阳山歌传承的时间与空间为主线,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展现区域内人类活动的历史遗存以及古戏台的山歌演艺。同学们一行参观了河阳山歌展示馆、历史文化名人馆、民俗风情走廊等展厅,在导游叔叔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了河阳山歌的历史渊源和传承目的,在聆听非遗传承者的山歌演唱里现场领略河阳山歌的风采和天籁之音的魅力,尽管语言上有“代沟”,同学们在跟着老师学唱时却有模有样,参观结束后,同学们都表示,此次活动跟着奶奶学了山歌,很新鲜也很有意思。
(三)茶场学知启新程,田间采茶绘春景。
下午,同学们前往凤凰山庄茶场,开启茶文化研学之旅。现场,同学们认真听茶农讲解茶的起源与历史、茶树的种植和生长过程,认识茶叶的六大种类,了解茶叶的营养价值,明白茶叶对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一芽一叶,两指一捏,折断入篓”,学习了茶叶的采摘技巧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奔向嫩绿的茶海,化身“小茶农”穿梭于茶田间,认真地寻找着适宜采摘的叶芽,欢声笑语勾勒出一幅碧水青山采茶忙的劳动画卷。
(四)茶厂探秘制茶法,茶艺雅授品茶香。
茶叶从茶树上到茶杯里还要经历哪些步骤?带着这个问题,大家来到茶厂一探究竟。摊凉——杀青——揉捻——烘干,茶农给同学们讲解制茶的每一道工序。随后,茶艺老师讲解了泡茶的步骤,现场教同学们如何泡茶品茶,茶艺之美使同学们对茶文化的深厚底蕴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五)茶道含礼明处世,亲子共品悟真情。
茶文化,不仅仅是泡茶一个动作,从注水、投茶、出汤、请喝茶等步骤中,让同学们懂得接人待物的礼节,以及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行为礼仪。哪怕是一句:妈妈,您辛苦了!”这里饱含的是知礼、懂礼、恭敬的处事之道。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回家后将带回去的茶叶与父母一起泡茶,领悟茶道。相信通过这一次活动,茶文化和茶礼仪已经在小朋友们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会发芽,成长,护佑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成长为懂礼、行礼、传承礼仪的好少年。
最是一年春好处,唯有春茶不可负。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深入体验本土非遗文化的同时触摸港城的历史,更通过识茶采茶、炒茶制茶、泡茶品茶,让同学们学茶知礼,感悟博大精深的传统茶文化,体会劳动的快乐。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