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首页学部>初中部>详细内容

花语文学社第84期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18 07:59:55 浏览次数: 【字体:


e1686a6b0d04404d94752e19292c1ead.png

 

近墨不一定黑

                                     初三(1)班黄睿妮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一句流传至今的俗话,这句话强调了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也被不少人奉为人生信条。

但仔细想想,这不是一句极偏执的话吗?只要你接近“墨”,就永不被人看好,而靠近“朱”的人,却恰似鸡犬升天一般。

有句话叫作“寒门出贵子”,只是寒门才能出贵子吗?李清照还是闺中小姐时,不是照样能写一手好词吗?因此,环境再不同,也能出现才华相同品质优秀的人。

的确,环境会给人造成影响,但环境的好坏不是决定一个人的理由,关键还是在于自身。

若真的一定是近墨者黑,怎会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

若真的一定是近朱者赤,第十三个门徒怎会为了钱出卖耶稣?

环境只是借口,是懒人的借口。

学校里,有些老师认为把差生安排在好学生座位旁,能实现“近朱者赤”,但这位老师是否忘了还有近墨者黑这后半句?究竟是“朱”使“墨”赤,还是“墨”使“朱”黑?由此形成了一个悖论,本着严谨的态度,我们也不能完全相信这两句话。

有人以“孟母三迁”为例,若孟母不搬迁,也不可能成就孟子。是的,环境能改变人,那么,在监狱附近的居民楼长大的孩子,就一定是十恶不赦的犯人吗?他也有可能是更重视法律,更敬重警察的人。所以生长在沙漠里的仙人掌,更能适应环境,生长在险恶环境里的植物,更坚强。

对人而言,你若真有那一份坚持,那一份毅力,又怎会惧怕“墨”这一块绊脚石呢?

一位作家说过:世界上傻子本不多,多的是不愿努力而装傻的人。“正因如此,他们才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借口,自我麻痹,自我放弃。

面对艰苦的环境,更刻苦,更执着,才能“赤“,才能成为“朱”。

                                                            指导老师:钱英

 

知足即常乐

                                        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初三3班 茅欣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俗语“知足常乐”得到的质疑声越来越多,那么,知足是否就能常乐呢?

  依我看来,知足即常乐。那些认为“知足未必常乐”的人们,大概是没有认清知足的真正含义。

  知足,是珍惜和利用好我们拥有的东西。《洛克菲勒家书》里写:“只有一块表的人知道时间是多少,拥有两块表的人却永远不能确定。”快乐的意义并不在于拥有更多的东西,而在于能够将每一样拥有的东西发挥到极致。追求更好的自己并没有错,但当我们为了想要的东西奔波劳碌的时候,不妨给欲望做个减法。因为珍惜拥有的,也是一条通往常乐的道路。

  知足,也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径。脚踏实地,时刻保持乐观的人才会是最后的赢家。陶渊明弃官而耕田,在淡泊平淡的日子里悠然自得,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篇,正是他知足而常乐的体现。

  知足,是发掘幸福的铲刀。因为知足,所以愿意热爱生活,因为明白“快乐始终有着缺陷”,所以从不被欲望蒙蔽双眼。胡九韶能从自己一日三餐皆是菜粥的生活中体悟出,尽管自己生的贫穷,但有幸身在太平盛世享受清福的道理。

  生活是快乐与缺陷的统一。雄鹰拥有展翅的能力,便注定不能成为海中潜行的鱼;野花能够肆意地生长,便注定不会得到温室玫瑰的悉心呵护。

  在知足中体悟快乐,在缺陷中探寻美好,便是知足常乐中蕴含的最终道理。

  然而,有人认为“知足不能常乐”,那是因为他们将知足定义为了安于现状。事实上,知足并不等同于以贫为乐,更不等同于永远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知足常乐,是不安于现状,却也不盲目追求的有计划的奋进。“知足者常乐,贪得无厌终害己”。相反,永远为了表面的物质而奔波忙碌,最终却深陷欲望的人,最终就会像是失控的流星,不但没能绽放出光芒,还堕入了无边的黑暗里。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在这个物欲纵横的年代,慢慢知足,终能常乐。

                                                              指导老师:钱英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

张家港外国语学校初三(1)方骏豪

最近做古文时,看到一篇关于“荣启期的三乐” 的古文。他虽然贫穷,但是他却能够活得坦荡愉快。原因是他有三乐:他是一个人;他是一个男人;他是一个还活着的男人。正是因为他满足于现状,他才能够在他人叫苦连天之时乐享晚年。这深深地触动着人们的灵魂:知足是天然的财富,亦是快乐的必由之路。

生活在世俗中的人们,永远都在追求着各种各样的幸福,却离幸福越来越远,忽略了知足本身便是一种幸福,故作家梁实秋会做出如此感概:”如愿便是满足,满足即是幸福”。他所写的《雅舍小品》中的一段话深入我心:“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他知足于“雅舍”环境,知足于清贫生活,他会因“雅舍”中的月光而喜,会因《面条》中一碗故乡的炸酱面而感到幸福。由此可见,知足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崇高追求。

知足,可能无法满足物质上的追求,但若永远不知足,你却难以获得真正的快乐。世间多少的贪官污吏,正是因为自己的不知足,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他们因为自己不法得来的金钱,而终日处在焦虑当中,却又为了自己物质上的欲望,又不得不把自己按在物质的海洋中,难以翻身,在渴求物质的过程中,他们的精神是否真的得到了滋养和满足呢?他们又是否感受到了道德观和自己行为之间的强烈矛盾所带来的痛苦煎熬呢?功名利禄所带来的满足感或许人尽有之,但也常常让自己身心俱疲;而多一份知足,才会让你体味到灵魂的真正升华。

然而,在当今社会上,许多人却常以“知足”为借口,说着不思进取的话语,这其实是许多人曲解了知足的含义。知足并非是消极堕落的代名词,它是精神世界的崇高追求。陶渊明放弃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但并不意味着他放弃对精神世界的思考,若是如此,又何来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篇?刘禹锡安于被贬的现状,但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对古圣先贤追求的“道”的思考,不然又何来“何陋之有”的灵魂拷问呢?知足是精神层面的,而非物质层面;而人类的精神既不应当被物质所束缚,也绝不应当因精神的消极而堕落。

所以,知足吧,少一份物质的勾心斗角,多一份精神的解放,人才会真正的快乐起来。

指导教师:钱英

ffc14e26b2a842bf9c98962c84c4563f.Jpeg

 

 

 

 

缺失

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初三(2)班 蔡姝晗

一回到乡下,我便发现周围缺失了些什么。

河岸对面的竹林被砍倒了,只余一溜儿的竹根和裸露在外的浅褐色土地,河中密密麻麻摞成一叠叠的,是往日在风中肆意飞扬的竹叶,在水中沉默着,缺失了活力与生机,对面似乎一下变得空荡起来了。再仔细向周围看去,以前那些我熟悉的树木,也大都被伐去,留下一片死寂的空白,这块土地似乎被徒然吸去了精气神般,失去了血色,脸色变得荒芜又杂乱。

为什么要砍呢?卖钱。不知从哪一家开始砍树卖钱,村里的人都将目光投到了自家门口那些年份挺久的树,反正种在那也没什么用何不砍了换点钱用?于是,村子便成了如今这个缺了几颗牙的嘴巴似的样子。

“嘟——嘟——”远处传来了喇叭和锣的声音,作响,一个硕大的花圈被举了起来,上面是一张苍老而又熟悉的脸:邻居老奶奶。思绪随着飘扬的白布条想到了外婆的话“村里的老家伙一个个都走了,哎——”。一个又一个农村老人的逝去,而后的邻里关系也变得大不如前了,竖起的水泥围墙困住了多少人的心?田间忙碌的身影又还剩多少?农村里的人涌向城市,而农村成为空村,似乎也成了不可挽回的趋势。看着老奶奶的家人红肿的眼,抖动的身子,我也不禁感到一种悲从中来,为所缺失的农村温情和不可预知的命运。

又望向远处,一个个高大的如同利剑般的烟囱已经建起,滚滚而出的黑烟如梦魇般的笼罩在天空上,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机械运动的声音不绝于耳,灰白色几乎成了唯一的色调,农村被工厂包围起来了,像孤岛似的,漂在工业的浪潮上,被浪花不断拍打、撞击。越来越多的人,老的小的舍弃了这里,村子不断被吞噬侵蚀,而终有一天它会彻底消失。我叹息着,为农村文明的缺失与消逝感到痛惜。

这难道不也是时代的悲哀吗?

                                                        指导老师:徐艳霞

隐秘的细节

                                     狄一诺

  阳光透过一层厚厚的玻璃油纸,微微生辉,初生般的无瑕,象征往昔,年年岁岁... ...

  推开霉点斑斑的木板门,我远离尘嚣,想到我的祖父,萦绕于心头,一一抽丝... ...

  麦田是绿油油的,一切的美与善化成绿色的风,在千年婉转的古曲中,再一次,化成淡漠渲染的暮色,与漂浮的水汽饱和。渗透,旋转,勾勒出足迹与车辙,我曾在这里跑过。土塑造的坡伫立着,代表着坚挺与厚重,农人的象征。那年老可爱的祖父,便长久地守在乡间,如他的祖祖辈辈。这里是美丽的,却与任何一处没有没有不同之处,我总不明白乡情的真正含义,一直理解不了祖父的这份固执,祖父守着这块地,连同他的固执。

  乡里拆迁,城里有新房住了。乡人愉悦着,祖父却反对激烈,迟迟不肯签协议。

  去劝劝祖父吧,他听你的。母亲这样对我说。

  思绪渐回。

  他站在艳阳下,还是套着那件老式夹克,裤脚沾着些明显的泥渍,灰黑的皮靴还未脱下,他的脊背是棕色的,沾满辛劳的亮色汗水,白而短的发根。

  “祖父... ...”我听到自己的声音。“拆迁的事... ...你再考虑下吧”

  他不语,只是低头脱着皮靴,皮靴磨损地很厉害,几乎只剩一些小细皮,粗老的,干枯的大手颤巍地伸向皮靴,尝试着,慢慢脱下,却几次滑了手。他有些着急,显出努力的样子,汗水一滴滴流入他的脖颈,我真想哭。

  这隐秘的细节,掀动起我内心的狂澜,祖父不想拆迁,我明懂着却并不支持他,甚至让他做出他不想的选择,我愧疚难忍。祖父一向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不善言辞,年少时的我并不懂得。

  可这并不仅仅是这样,我是少年,并不真正理解家乡的含义,我不知道他对于家乡的感情,我已不是孩提,可曾在这生活过,麦田是陌生的,我真正在这的童真童趣已被泯灭,我只渴望步入一个更成熟、精打细算的世界,展现自己的才能。我真正于麦田奔跑那日,似乎很遥远。

  我努力回望麦田,它依旧一片葱茏,我还是不能让我的心像孩童一样低矮。抬头,便是天。

  我泪流满面。

  祖父换下了靴子。

  这隐秘的细节,意义非凡。

  “祖父... ...”

  “我同意了。”他粗暴地打断了我,拎着鞋转回小屋。

  夕阳将他影子拉地很长... ...

  我追了上去,因为我知道我还来得及... ...

指导老师:李春燕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初二2班 石依洋

祖母的桂花再也没有落下。

今年同往年一样,随爸妈回了乡,不知什么原因,祖母的桂花树已经不在了。听大人们说,是“农民要变市民”了。走到外门,不见了秋桂的香气,似乎有些不习惯。抬眼是空旷的一片,唯独留下的只有一张藤椅和一个老人。

我站在原地,寂静随秋风催促着落叶,蔓上了这个深秋。不觉间,一种名为孤独的病症坠入了这个曾经无比热闹的地方,好比是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却看不见另外一只鸟的孤独。

那坐着的是谁?是祖母。

我走近了这个年迈的背影,不知说什么好,只是静静低头看着那爬满皱纹的手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桂,压在枝头,落下树来,又埋入尘土成为一颗种子。那一株株桂花扎根在这一片不大不小的泛黄的白布上,一针又一针,一年又一年,浅黄色的香气氤氲在每个秋天。无声无息,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那,便是乡思。

一把藤椅,一幅刺绣,一个秋,就和最从前一样不曾变化。我时常想起五六年前的这里。白日里,祖母便开始采摘桂花,那时,阳光正好,惬意地慵懒地洒在祖母身上。祖母眯起眼睛,牵动着一丝丝深深浅浅的纹路,唤醒了满载的笑意。折枝,采桂,晒干,似乎她每一步都乐此不疲。绣着桂花待到合适的时日,祖母会拿出一个罐子,一勺糖,一勺桂地埋着,最后再铺上一层食盐,盖上盖子,密封,随即又是一段不算漫长的等待。

祖母最喜热闹,所以她总是会喊上左邻右舍家的孩子,一同来吃桂花糖水。秋日的下午,盛一碗凉白开,舀一勺桂花酱,一碗桂花糖水就做好了。从这罐桂花酱里,种下了我儿时的梦,对旧桂的梦,对故里的梦。

“囡囡,桂花树没有喽,今年不能做糖水吃喽。”

祖母一边绣着一边轻描淡写着,我望着祖母的背影,只看到书写了大半辈子辛勤劳动的沧桑与落寞,如青苔卑微,如晨曦庄严,可以比作浩浩明月,又或者是莽莽大地。

心中埋下的种子可能只能在梦里开花了。但梦短梦长皆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我愿是勺勺细砂糖,存留一把抓得住的桂花;我愿是满树的桂花,只为一次无憾的秋天;我愿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种下暮云,秋光,旧桂,再寻故乡千里。                                          

cac7719d4d8043868aedfc6f8eb8cc5f.Gif

 

                                                 

 

就这样,埋下了一颗种子

                初二(6)班 查懿

                                                                           冬日已过,春日已来,当和煦的春风第一次吹向世间,我就这样,悄悄埋下一颗种子。

                                                                ——题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暮然间,又飘来了这样一首诗,多么可爱的儿童啊!但……我在心中添加安宁剂,慰藉着我。每每看到留守儿童、山区孩子不能去上学,囚禁在田地里被迫耕地放牛时,我的内心随即又开腾起一丝痛楚。可不知何时,一颗爱的种子轻轻播下。

小时候,每当看到山区孩子不能上学,为了上学不知要跨越多少座山脉,一手提着饭盒,一手拿着书包去上学时,我总是会想:同在蓝天下,为什么不能公平公正呢?山区孩子是多么渴望知识,向往更自在的天空啊!从那时起,我的初心便窦然绽放—我要去做一名志愿教师。

轻轻地将它埋下,终有它成长。我知道,山里生活会很艰苦,但为了山村孩子不再为了上学而费尽千辛万苦,我甘愿在那儿驻扎,同山里孩子一起仰望这碧蓝的天空,陶醉在知识的海洋里。

我知道,作为一名山村教师,带去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精神、信仰,默默奉守着属于我的那一方土地,教给孩子的是动力与无私,让山村孩子在此间培养性情、陶冶情操,逐渐成长,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心系。

我知道,作为一名山村教师,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就像我们的语文老师一样,写起文章来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讲起课来如高山流水般优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不正是一名山村教师应具备的吗?

悄然间,这颗种子会轻轻冒出一点新绿,让山村孩子与我们一起携手共进。蓝天下是希望,白云间是欢笑,谱写出优美乐章的是你,是我。

或许,你会觉得山村教师是微不可言。的确,但这是我的梦想,这是我的快乐之源。我会坚守这方故土,成为一名默默园丁,让山村孩子能快乐成长是我应尽的责任。

就这样,我悄悄埋下这颗种子,它正在成长的路上,尾随着我,是我,是希望。

春日到来,夏天萌发出希望与生机,坚信这颗种子,终会有它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后记

                                                     指导老师:白冬雪

                                             

                                                                         

秋天的校园

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初一4刘亦佳

秋天,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季节。凉爽的风、湛蓝的天、美味的果、碧绿的草、娇媚的花……这一切的一切都始于秋天,源于秋天。如果要在“秋天”二字后加上一个最美的范围,我想那一定是“秋天的校园”。

秋天的校园,是丰富多彩的。菊花一簇簇开放着,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全都散落在一起。海棠花叶露出了笑脸,草坪上有一棵一棵金黄的橘子树灿烂地笑着,有几只小鸟在枝头欢唱,一颗颗橘子金黄灿烂,有拳头般大的,也有珍珠般小的都攒在一起。

秋天的校园是生机勃勃的,在小森林里走小路,会闻到清淡的桂花香,那种香淡淡的,但很持久。看到六年级班前有含羞草,倘若用手指轻轻碰一下它的叶子,它就会把叶子收缩起来;过程就像一个害羞的女孩儿闭上了眼,十分惹人稀罕。

秋天的校园,是五彩缤纷的,看着树上的一片片黄叶依次降落,像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最后投入了大地的怀抱。看着大广场上的好几个花坛,像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落在了地上;花儿摇着头,仿佛在欢迎“秋姑娘”的到来,十分的美丽娇媚。

秋天的校园是丰富多彩的、是生机勃勃的、是五彩缤纷的。万物都被它折服,又被它打动了,它就像一首韵味的诗,使人领略不完,又像一曲动听的歌,使人沉醉于其中。似若飘渺,似若有形,使人迷恋于它,忘乎所以……

                                                         指导老师王敏

我想回到那一天

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初一8王康汇

那一天,黄昏里的世界暗沉沉的。一片红叶,一阵轻风,几点云影。整个世界由橘黄色到红色,最后变成粉色。我与母亲,携手共度漫步街旁。

我们穿着单薄的袜子,手挽着手,漫步在鹅卵石路上。偶尔路过的风吹动着我们的秀发,一缕缕柔和的月光在树影间穿梭,似乎在跟我们捉迷藏。我用童稚的眼神看着母亲,看着她那如红叶般的笑容,看着她那张饱经风霜的脸。虽然母亲的脸已经没有以前那样有光泽,但仍像一道彩虹,向我折射出爱的光芒。

我们享受着风的抚摸,继续不紧不慢地往前走。或许是因为天气原因,从前那个人山人海的街道格外寂静,只有风吹树叶演奏的乐曲还在继续。我偷偷地拾起一片树叶,枯黄的叶片仿佛问土壤借了点黑,问花儿借了点红,又问霞光借了点黄,带着一种别样的美,讲述着岁月流逝的故事。我不禁将母亲的手握得更紧了。

母亲慢悠悠地讲起了我小时候的故事:“你还记得上一次我们一起散步是什么时候吗?”我歪着脑袋,丝毫没有半点印象,那一定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吧。这几年,我学习压力大,母亲也更忙碌了。我见得最多的便是她在厨房里、书架前操劳着。我的心中一哽,有什么东西暖暖地涌过心头。

伴着浓浓的暖意,我们已经走在了回家的路上。我一蹦一跳地走在母亲前面,母亲看着我如此的喜悦,自己也忍不住笑了。笑声里,还夹杂着鸟儿的欢歌,小草的喝彩。

那一天,是我长久以来最平静的一天。走过那条漫长的路,我丝毫不觉得疲惫,内心只有欢快,因为我知道一直有一双有些粗糙的手支撑着我向前进。

那个与妈妈漫步街旁闻鸟鸣的夜,那个与妈妈携手同度仰望天空的夜,始终是我心中最闪耀的珍珠,让我铭记在心。我多想,再回到那一天。

                                              指导老师王敏

                               

缺失

初三2 徐诗琪

“准备好‘仙女棒’了吗?还有摔炮!好久没玩过了。”“走了,我们到了老家再去买。”

每到支付宝又开始集“福”了,街上红色装束的愈发多了,地铁站、火车站、机场挤满了人,中国人都默契地打起招呼:“新年好!”大年三十,最不可少的就是年夜饭了。为了这一顿饭,大家拼搏了一年。

记得小时常在外婆家过年,大家都是大老远跑过去,待上好几天的。外婆家三楼是天台,小孩儿都喜欢到上头去,笑喊声传到对面楼去。依稀记得大约因为冷,谁也不上二楼去住空屋子,全都围在炉子旁摆地铺。白天就耍各种炮仗。往北几百米,是这村落里唯一一家小店,店里有卖各种杂货,一些盗版零食,还有专卖给小孩的“惊喜袋”,类似于今天的盲盒,只不过里面只是些竹蜻蜓、泡泡胶之类,其他的,现在也已记不清了。过年,除了小玩具,自然卖炮是最多的。最喜欢的就是摔炮了,一下拿好几个用力一甩,“劈”得直响。玩得胆子肥了,就买点火的,怂了好几次之后竟不怕点火了。所说的“仙女棒”,就是点燃后火星四射,我总喜欢这样在空中比划几个字,就是新年的愿望了。当时底楼有一台很小的电视,大家倒也围在一起看了春晚,大人们吃完饭看,小孩们把饺子端到电视机前看。虽然南方无法亲临“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的情境,这样的过去的也是一个很好的冬天。

也有几年不便走远,去同市的爷爷奶奶家过年。每逢去那里过年,哥哥和表哥总会去小河边烧草,他们说这是辞旧迎新,来年会长得更旺。有时候他们就塞给我一堆零食,留我在院子里河边的土地里捣腾,自己就去隔壁大爷家搓麻将了。当时整个房子里只有奶奶卧室有空调,大伙都挤进去,坐着、躺着,等新的更好的一年。

去年过年还是去的爷爷奶奶家,只是吃了一顿饭,也没有烧草的活动了,哥哥吃完饭就去寺里看烟花了。妈妈只买到大烟花和鞭炮,大家也只是照旧放了一下,就各回各家了,并未多做停留。我只在一年前游览古镇时见过摔炮了。连上次回外婆家的时候,我也找不到小店的踪影了。

好像还是那群人聚在一起吃一顿饭,什么都没变。又好像缺失了些什么。                                          指导老师:徐艳霞

钥匙

         郁翎茜

“叮咚。”一声清脆的,物体掉落在地上的声音吸引去了我的目光。我起身去捡,是一把钥匙。钥匙头是圆圆的,中间有着排列整齐的小点点,边缘特意做了一个圆弧形的小缺口。钥匙尖是螺旋状的———正好对应着老家的锁。应该是母亲把老家的钥匙落在这儿了吧。我抚摸着锈迹斑斑的钥匙,在回忆中,坠入......

老家那幢房很老很老了,老得大家都记不清它的年龄了。只知道从母亲随父亲刚来张家港时,它已经在那伫立了许久了。在我的记忆里,它的外表如同老人褶皱的双手,绿白相间的漆东掉一块,西掉一块,用指尖轻轻点一下,就沙沙落下满手的干漆。

在老家记忆最深刻的事,发生在10年前的一个夜晚。吃完晚饭,大家都去院子里乘凉了,屋子里关着灯。我玩着玩着,突然想起有什么玩具还落在屋里,于是蹬蹬蹬又跑回屋里,不知怎的就把门关上了。灯的开关很高,我个子矮,跳了几下都碰不到,便打算去找母亲帮忙。当时老家的锁很复杂,有各种开关,有什么拉啊转啊的,我年龄小,还没学会,这才发现门关上了,出不去了。我砰砰砰地敲着门:“妈妈,妈妈,开门!”我听到门外的声音嘈杂了起来。“钥匙,钥匙!”“哎呀,钥匙在里面!”我听到父亲喊道:“有一个拉条,向左拉一下,门就开了!”拉条......拉条......我在黑暗中慌忙乱摸着,拽到了一个长条形的东西就胡乱的拉了一下,可是门还是没有打开!“打不开!”幼稚的童声逐渐颤抖,感觉背后的黑暗中有千军万马在向我冲来。“你拉错了,小茜你把门锁上了!”我哇的一下哭了出来,用力的又蹦又跳:“我要出去,我要出去!”“找钥匙,钥匙在茶几上!”

可是我哪里会用钥匙啊?我一边拿着钥匙,一边在门上又踢又踹的“哇......我要出......出去......!”门外家人的声音我一个字都听不进去,只是哭啊哭啊的。后来累了,就抱着钥匙蹲在门口小声地抽泣。

“小茜往后退,我要砸门了!”恍惚中,听到父亲的声音,于是我摸着茶几在黑暗中一小步一小步地退到了墙角。“好了吗?”“好......好了!”“砰!”随着一声巨响,门上的玻璃碎了,父亲把手伸进来,终于打开了门。

“妈妈——-!”因为刹那间又冲破大坝奔涌而下,我一下子冲进了母亲的怀中。“叮咚” 手中的钥匙落在了地上,又一次发出了清脆的声音。

  事后,大家讲起整件事都一起大笑起来,连我也带着红肿的双眼列开了嘴巴。多年以后,再想起整件事,每一刻的记忆都崭新如初。不同的是,之前,哭着哭着就笑了;现在,笑着笑着就哭了。

老房子拆了重建了,盖了一幢红色的新房子;我为了上学方便,也搬去市里,很少回老家了。只是偶尔想起,在院子里同伙伴踢足球的事;偶尔想起,在田埂上奔跑着抓蝴蝶的事,闭上双眼,笑一笑,也足矣了。

冬日不温不暖的阳光折射进窗户,我依旧紧紧地握着钥匙,看向窗外,看向,故乡的方向。

这天,我回家晚了

初一1 戴嘉妤

“三、二、一”我在心中默默倒数着,然后抬眼,望向挂在墙上的铃。“叮铃铃——”果真,铃响了,今天应该又是准时到家的一天。

我飞奔下楼,脱离了被留堂的危险,拿出自行车的钥匙,开锁然后顺利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夏季的午后6:00天还是很明亮,有五彩的晚霞,几只不知名的鸟,还有一轮温暖的太阳在闪耀,真是难得的好风景呢!阳光照在街市上,人来人往,有序而平静,就像平静的汪洋大海在缓缓流动着。

“汪、汪、汪”几声狗吠传来,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不顾安危,扭头去寻找那条狗,当我回过神时,一位妇女正提着一袋米从米店出来,我瞪大了眼,按响车铃,情急之下,摆了点车头,“唰—”一声巨响,我惊恐地睁开双眼,地上白花花一片,大米洒出了一小半。扭头看向那妇女,她微微举起的双手和惊吓的表情让我一时间不知所措,我拍了拍脑袋,不好,情况不妙。

下一秒,耳边传来凶狠地呵斥声:“你怎么骑车的?不长眼?”我一下慌了神,盯着妇女的双眼马上躲开,低下了头:“对不起,对不起,是我不小心!”我连声道歉,不停鞠躬着,我感觉到渐渐被行人包围。“现在的年轻人骑车就是霸道。”“那可是米呀!让她赔。”“扣住她的车,别让她跑了!”围观的人议论纷纷,七嘴八舌。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有炸弹的圆圈中,再有一把油就会被“呯”地引爆,恐惧攫住我的心。

白亮的大米撒在灰褐色的马路上,在阳光下四散着光泽,妇女的脸色越来越阴郁。“快帮阿姨把米装起来呀!”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我猛然省悟,连忙放下自行车,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把“泄”出来的米捧回袋子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脸可惜,也来帮忙捡米;一位叔叔拿出随身携带的塑料袋让妇女把脏米分开;一位姐姐安慰说不碍事,最多损失半斤米。那妇女见此情形,脸色稍微有些好转,我呼了口气,收紧的心慢慢松懈下来。不一会儿,地上的米所剩无几,我忐忑地起身,人群忽地安静下来,似乎在等妇女最后的裁决。她看向满头大汗的我,挥了挥手,咧开嘴一笑:“算啦,下次骑车小心点!”说着把米拢了拢,提着向马路那头走去。我抬眼,望着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觉得像一位善解人意的神明。人群渐渐散去,天空漫天晚霞也渐渐退去,华灯初上。

我看向手表,7:30了。拿出手机,是父母轰炸的电话,我叹了口气,踏上自行车,用力蹬起来,向家的方向。

这天,我回家晚了,但却收获了平淡生活中的感动。

                                                          指导老师:李瑛

一路阳光一路情

             初一(7)班 顾雅文

   友情如阳光,带给我温暖,引领我成长。

   自我记事起,我的身边就总有她的身影,我和她是彼此之间最好的朋友,她给我的童年带来了阳光和热情,我们从小一起长大。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帮助对方。一个寒冷的冬日早晨,微黄的阳光照在落了几丝雪花的道路上,风吹在身上刺骨的疼。我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冷风呼啸而过,钻进我的衣领,将仅存的一点温暖无情地带走。突然,我脚下一滑,向后一倾,手本能地扶地,在地上一磨,破了皮,渗出了点血,钻心的痛。我半躺在地上,噙着眼泪想要爬起。在我努力之时,一双被冻红了的手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是她,我握住了她的手,一使劲,站了起来。那一刻,她好像冬日阳光,直照我心,驱散了所以寒意。

   放学时我们一起写作业,遇到的难题在互相讨论中一一解决。本是枯燥的作业时间变得更加有趣。写完后,我们一起去欣赏那即将落下山的夕阳,看着映红了半边天地,我们不觉相视一笑,她和夕阳无限好。

   但是夕阳是会落山的,一年暑假,她忐忑地对我说:“我...对不起,我不能再陪伴你了。我要转学了。”“好,多多保重,我会等你的。”我哽了一下才将话缓缓吐出。

   从那以后,我的身边少了一个人,生活中好像缺了一点什么,连夕阳都觉得寡淡。又是几年,我步入了初中。一次在学校里,我不慎从楼梯上摔下,旁边的人一阵惊呼,围观的人交头接耳,却没有一个人上前来。一阵羞愧涌上我的心头,喉咙里苦苦的。我揉了揉崴伤的脚腕,忍着针扎般的刺痛,挣扎地想要爬起。这时一只手伸了过来,我愣了一下,抬头——像几年前一样,她微笑地站在我面前,将我拉起。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夺眶而出。“怎么这么不小心?”她揉了揉我的脑袋,“不过我回来了。”她当时是这么说的。阳光从天台缝隙中撒落在我们的身上。那一刻,我知道,我的太阳又升起了。

阳光照在我的桌子上,纸上,手上;阳光照进我的书里,心里,前途里。未来的路还很长,不一定一帆风顺,但心怀阳光,便处处温暖,处处是情。

指导老师:周芝如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