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茶盏,初一(8)班的同学们见证杭白菊的成长之旅
春种一粒籽,秋沏一盅茶。4月17日,初一(8)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长课堂活动。蒋宛彤妈妈将杭白菊的一生细细讲诉,从亲手播种到冲泡品鉴,让传统本草的智慧与劳动的甘甜浸润心田。
种菊:田间课堂育新苗
“3月松土时土块比我的拳头还硬!”“花苗刚种下那几天,我们总时不时去看看成活了没……”今年初春,我们班级认领了一片中草药田地种植杭白菊,班主任吴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向爷爷奶奶取经,“老专家”们也来到学校,指导学生们松土、植苗、施肥。一个多月下来,田里的杭白菊小苗有力地生长着。
识菊:解剖一朵花的千年密码
活动伊始,通过投影,蒋宛彤妈妈带领学生们展示浙江桐乡杭白菊原产地,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杭白菊“色玉白、气清香、味甘醇”的独特品质。学生们惊讶道:“原来我们常喝的胎菊,就是杭白菊未开放的花蕾呀。”当了解到自己种植的杭白菊需经历“三伏天抗旱、秋分摘头茬”等考验才能成药食两用的佳品时,同学们认真记下种植要求,期盼自己田中的那片杭白菊也能成为药食佳品。
品菊:共饮一壶亲手育的秋香
实操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蒋妈妈现场冲泡杭白菊和金菊,85℃热水沿着杯壁缓缓注入,恬静的花蕊在玻璃杯中舒展沉浮,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香气,同学们轻嗅清甜,品上一口淡淡的菊香。菊的高洁风骨此刻具象化为杯中一茗,经过嗅觉味觉扎根记忆于同学们的心间。
传菊:劳动实践续写教育新篇
班主任吴老师总结:“感谢蒋宛彤妈妈带来精彩的内容。当同学们为每一颗花蕾绽放欢呼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劳动实践续写了教育新篇。”从破土萌芽到香沁唇齿,让杭白菊不再只是课本上的植物插图,而是凝结着汗水与期待的文化载体。当传统文化在泥土中扎根,教育的诗意便自然生长。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