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之声广播稿(11月03日)
近代史故事(第八期)
A:梅倚泽 B:陈刘沅
A: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中午好!欢迎再次收听和合之声近代史故事栏目。我是主持人A。
B:我是主持人B。
A:首先让我们一起进入新闻袋袋酷环节
A/B:(新闻袋袋酷)
B:新闻袋袋裤环节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近代史故事环节。
A:19世纪末,山东、直隶一带出现了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义和团。
B:清政府为了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于是,义和团纷纷进入天津、北京。他们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A: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B: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A:“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B:“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A: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密切关注。1900年5月底,英、俄等国调遣军队300余人,进驻北京使馆。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B:与此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以保护使馆为名进驻东交民巷的外国军队也不断四处寻衅,射杀团民、清军。大沽炮台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再加上接到了关于列强要慈禧规政给光绪皇帝的谎报,气急败坏的慈禧太后遂对外宣战。
A:在北京,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和清军对教堂和使馆区侵略者的义愤,鼓励他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B:对使馆区的围攻,是清政府在政治上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A: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
B: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7月中旬,天津失陷。
A: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狼狈西逃。在逃跑途中,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B:虽然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认识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A: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B:“中国此次所受损毁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A: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B: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A:本次近代史故事到此结束,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B:再见。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