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之声广播稿(12月16日)
党史故事(第十三期)
A:赵张毅 B:裔子书
A: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中午好!欢迎收听和合之声党史故事栏目。我是主持人A。
B:我是主持人B。
A:首先让我们一起进入新闻袋袋酷环节
B:(新闻袋袋酷)
A: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进入党史故事《无声的功勋》第十三期:暗战,一起聆听关于钱壮飞的伟大事迹。
B:1931年4月25日深夜,汉口江汉关码头一艘轮船启航驶向南京。整艘船戒备森严,客舱里坐着一个男子,周围是荷枪实弹的宪兵。
A:次日早晨,一架美制侦察机也从汉口机场起飞,机上只有一个乘客,目的地也是南京。此时,一趟从南京出发的列车正向上海疾驰,车厢里有位年轻人忧心如焚,心里反复默念着一句口信“找到李克农,通知党中央!”。
B:上海街面上一切如常。周恩来和中共中央其他负责人如往常一样,从事着各自的工作,全然不知一场灾难正从千里之外的武汉席卷而来。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人的叛变。
A:顾顺章,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也是我党第一个较成熟的情报保卫专门机构中央特科的主要负责人之一。4月,顾顺章护送张国焘等人前往鄂豫皖苏区后,滞留武汉,其间弃秘密工作纪律于不顾,被叛徒认出,随即被捕叛
B:当晚,国民党武汉行营侦缉处副处长蔡孟坚等人开始审讯顾顺章。次日,投敌后的顾顺章为获取最大的利益,以“有对付共产党的大计划”为名,要求到南京面见蒋介石,同时保证3天内将潜伏在上海的中共中央一网打尽,并叮嘱不能向南京方面发电报。
A:但审讯顾顺章的国民党蔡孟坚等人急于表功,连夜向南京方面发出了六份加密电报。1931年4月25日夜间,位于南京的正元实业社里空空荡荡。这栋小洋楼看似普通,实则是国民党特务机关大本营。
B:这个特务机关的头目徐恩曾此刻正在去上海度周末的路上,除了值班人员,正元实业社里只有徐恩曾的机要秘书,而他也正是潜伏在龙潭虎穴里的中央特科情报员,被誉为“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
A:几封连续送达的绝密电报,都属于加密电报,翻译情报的密码本只有国民党高级官员才能持有,徐恩曾的那本一直藏于贴身口袋。尽管如此,机智的钱壮飞还是寻找机会获取了密码本上的信息。
B:连续、高频次的加密电报让钱壮飞意识到一定有大事发生,他果断拆开密电进行破译,电文内容让他震惊不已。“黎明被捕,并已自首。如能迅速解至南京,三天之内可以将中共组织全部肃清。”
A:顾顺章被捕叛变前掌握着大量共产党的核心秘密,如果上海的国民党特务获知这些绝密情报,中共中央机关和领导人将面临灭顶之灾!千钧一发之际,钱壮飞紧急派刘杞夫乘火车赶往上海,向李克农报警。
B:送走刘杞夫,钱壮飞一夜未眠,沉着地安排一起潜伏的战友迅速撤离,而对于刘杞夫能否顺利找到党组织,钱壮飞心里没底,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天一亮,他也乘车直奔上海。
A:1931年4月28日,大批国民党的军警特务在上海展开大搜捕,但由于钱壮飞关键时刻送出的绝密情报,中共中央的机关已全部转移,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和许多共产党员都幸免于难。
B:离开时,为了稳住徐恩曾,钱壮飞决定把儿女暂时留在南京,并给徐恩曾留下一张字条。抓捕行动失败,蒋介石勃然大怒。但由于害怕蒋介石追究他重用钱壮飞的责任,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做法,最终不了了之。
A:多年后,周恩来谈起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感慨道:要不是钱壮飞同志,我们这些人都会死在国民党反动派手里。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守望着心中的信仰,即便身处险境,仍初心不改。钱壮飞凭借着自己的足智多谋、英勇无畏,缔造了一段红色的谍战传奇。
B:感谢收听今天的节目,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A:再见。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