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之声广播稿(11月24日)
近代史故事(第6期)
A: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中午好!欢迎再次收听和合之声近代史故事栏目。我是主持人A。
B:我是主持人B。
A:首先让我们一起进入新闻袋袋酷环节
A/B:(新闻袋袋酷)
B:新闻袋袋酷环节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近代史故事环节。
火烧圆明园
A: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B: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A:公元1860年8月,英法联军占领了大沽口和天津城,并扬言要北上,兵锋直逼北京。咸丰皇帝吓破了胆,赶紧带着一大帮官僚大臣逃往热河避难。
B:一个月后,英法联军杀气腾腾开进了北京城。这伙强盗到处烧杀、抢掠、奸淫,干尽了坏事。闻名中外的圆明园就是在这时候惨遭浩劫的。
A: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三园组成,所以也称“圆明三园”。
B: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风景如画,而且还收藏有无数的金银珠宝,精巧绝伦的美术工艺品,大量的档案文献和数不清的稀世珍贵文物,像商周青铜器、元明清书画等,可以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
A:可是,这座经营几百年的圆明园,却遭到号称“西方文明人”的英法联军的野蛮破坏。
B:10月6日傍晚,法国侵略军首先闯进圆明园。他们被眼前这座巨大的宝库惊呆了,顿起歹念,当晚就实施抢劫。
A:凡是贵重物品,士兵们统统装进口袋,背回自己居住的营地。圆明园总管文丰无法阻止这帮强盗,悲愤交加,跳进园中的湖里自杀。
B:第二天一清早,英军跟着到来。一个正从园内往外走的法国军官,兴高采烈地对站在门口的英国军官说︰“先生们,你们为什么不进来?这里并不禁止入内,你们瞧!”
A:他伸手从外衣宽大的口袋里拿出一根金灿灿的金条来,“这就是金子,真正的金子啊!”
B:于是,英军头目格兰特公开下令,军官们可以分批进园去抢劫,接着又下令全军可以自由劫掠。这伙明火执仗的强盗,你争我夺,丑态百出,整个圆明园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A:也许因为园内的文物珍宝实在太多了,强盗们不知道拿什么才好。他们一会儿抢金子、银子,一会儿又抢珠玉、宝石。抢夺的东西实在太多,一时装不下,往往为了金子而把银子丢掉;为了拿珠宝,又把金子扔掉。
B:由于抢劫时间太短促,许多文物来不及仔细辨认,像金质的东西被误认为是黄铜而毁掉。更有甚者,有些价值连城的手抄本被当作废纸用来点燃烟斗,白白地烧掉了。
A:英法联军把凡是能搬动的东西,几乎全都抢走。凡是拿不动或者来不及拿走的文物,就用棍棒敲碎或打坏。
B: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抢劫和破坏之后,为了掩盖丑行,更是为了逼迫清政府答应他们所开的投降条件,英法联军决定将圆明园统统焚毁。
A:10月18日清晨,三千五百名英国骑兵开始实施有计划的焚园行动。大火持续烧了三天三夜。
B:就这样,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凝聚着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一代名园,被英法联军毁之一炬。留下的只是一堆堆瓦砾,一处处废墟。
A:圆明园被烧三天之后,腐败的清政府完全屈服了,又同英法侵略者签订了《北京条约》。《北京条约》除了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外,还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把赔偿英法的军费分别增加到八百万两,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准许法国传教士到各省传教。
B:中国进一步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