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构建主题节点>详细内容

【研究心得】实现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 ——谈小学体育素质教育-徐阿明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2-03 10:45:52 浏览次数: 【字体:


摘要:体育教育的意义在于锻炼身体,增强学生的体魄,提高免疫力、还能一定基础上提高体育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体育精神,从小打好基础,为终生体育做铺垫。因为诸如此类的优点,改变了大部分人对体育教育的观念,体育不再是无用的学科,不再是“玩”。基于此,本文将浅谈实现五育并举,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阶段;体育教育体育素质

引言

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改革,小学教育成了重中之重,体育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它从“副科”的行列移除,放到了可以和“语数外”并排的位置,不再被各科教师抢占。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体育的观念有所改变,认真对待体育课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中学,甚至终生的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认识观的转变

体育教育被国家提到了“五育”的行列,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根据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特点,教师可以从知识、技术、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入手,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更科学更高效的方法进行教学,不是一的锻炼,也不是自顾自教学,而是学生与教师相互配合,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各方面知识,体育,人文,自然,社会等,使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扩大,以达到奠定基础的目的。体育教育不仅要锻炼身体还要培养逻辑思维教师仅仅是教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教各方面的道理如何做人,如何生活,都是体育教师的教学范围。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努力创造观察、思考、创作的机会,发挥体育的多功能性,实现多方位的教育[1]

(二)教师观的转变

想要完美实施体育素质教育,不仅需要学生的配合,有时候教师的引导更为重要。大部分的科目,总有许许多多的培训与学习,学习方面的课程。正如你无论哪个年龄段,教师总能猜透你的小心思,总能未卜先知,你不用开口,或许只需要一个眼神他就能明白你的内心活动。这是因为无论教什么,教师都需要考教师资格证,都要学习心理知识,教学伦、课程论、教育论等等,任何一个教师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

然而体育教师恰恰不在大多数教师的行列,没有那么多的机会进行“充电”,我们总能听到式各样的探讨大会,例如语文考试研讨会、数学教育交流会、英语口语探讨大会等等,却从未有过体育的交流学习机会。通常,经过层层筛选的体育教师已具备学科素养,会自主安排课程,运用所学知识调动课堂,若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效果可能并不明显,需要跟随时代的进步,适当的运用高科技手段,活跃课堂,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调整课堂安排,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机械的训练,这样不止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的,还会减少学生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不能很好锻炼学生的身心。

二、改变教学材料,让素质教学合情合理

(一)教材的改变

体育教育应有完整的体系与教材,不能是随随便便锻炼,活动一下便草草了事,完成一整节课的教学任务。而教材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一本都可以用,教材只是必须结合现实社会与实际的生活经验,对于不合适的教材,教师也应该勇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不合时宜的部分,选择有教学意义的进行讲解,授课。同时还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机械训练,不能抛弃教材机械式的只顾锻炼,不根据身体素质而定。一切抛弃教材的教学都只是无用功,并没有实际意义。

(二)器材的改变

在体育素质教育中,器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了器材就如同纸上谈兵,讲再多也没用,不管教会什么技能,得不到实践就没有意义。

例如体育教师教学生如何打篮球,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再讲解运球,投篮,走位的技巧,最后才是实操,可是如果没有器械的供给,前面的所有理论都不过是纸上谈兵,不管讲的多么生动精彩,没有实践学到的多或许直接给他一个球自己研究得到的效果都比机械的讲解理论知识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器材这一因素对教学的效果、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技术水平的发展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样的,不合格的器材也大大限制了体育教学。如果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器材自身的因素,或许结果会更好。

促使课堂多样化,促进素质体育发展

(一)让课堂回归儿童化

大部分小孩子都比较容易接受一些与自己年龄相符,比较儿童化的教学内容,无论哪个学科都如此,所以,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将教学内容儿童化,丰富化,使之变成一种孩子容易接受且愿意接受的内容通过这种改变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其主动,自愿参与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中,而不是被动的,完成任务似的被动参与。小学生的记忆一般都比较机械,形象化,在教学安排上力求简单、直白,教学示范也只需直观形象即可,以一种孩子可以适应的思维能力安排课堂,避免成人化。教师们要掌握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特点,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组织课堂,尽量避免机械的讲解,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虽然他不明白什么意思,但他可以把这个事模仿出来[2]

正如一些画画好看的孩子是一样的道理,或许他并不懂什么基础知识,甚至并不知道他在画什么,但他知道照着图把它画出来,甚至天赋异禀的孩子也只能把它临摹出来,年龄限制了理解能力,或许他根本不能理解在画什么,但教师告诉他照着这个画就行,他也就理所应当的照着画,不需要自己的理解。

(二)激励学生兴趣化

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一切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对事物的兴趣、求知欲也是极强的,比较容易对身边发生的事产生探究心理所以,培养孩子的兴趣是极为重要的。对于小学的体育教学,教师可以兴趣引导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对事物本能的探究,这个阶段的学生大都活泼好动,喜欢探索新鲜的东西,喜欢了解未知的知识,大多不喜欢反复而单调,枯燥无味,机械重复的练习作业。在体育素质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因为长时间的机械重复而失去原本的兴趣,没有了兴趣,练起来也就困难了教师不能只给予单纯无意义的指导,必要的时候应多引导,少指导,多组织一些既简单又有趣比赛简简单单的对抗,不会伤害到别人,在活跃,有趣的氛围中结束体育课。

(三)不断创新游戏化课堂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学生也是孩子,自然也不例外,即使已身为小学生,仍然喜欢游戏。体育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一些游戏,把一个个小游戏融入到课堂中,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还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利用游戏融入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学作用。游戏与课堂相辅相成,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不但学习知识还收获了喜悦,一举两得。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自我的控制能力不一样。

正如每节课上总有教师管纪律,孩子总是管不住自己,你让他不要讲小话,他也憋不住多久,总要提醒,让他专心听讲,他可能思绪早就飞到窗外的天空了,甚至一节课下来感觉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提醒和管纪律了不管什么课孩子天生的毛病改不了,体育课自然也不能例外,让他专心听知识,专心看操作,专心训练,他也学不了多少,还不如直接给他个事物自己琢磨效果更好。

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一)力量提高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力量训练的要求没有很高,孩子不同于成人,不能适应高强度的肌肉训练,自然没有训练力量的必要,也不需要干什么重体力活,所以可以巧妙转化,运用速度训练来训练肌肉的收缩,最后的效果都差不多为什么要选择身体无法负荷的方式训练呢,岂不是很尴尬,既没有训练的很好又损伤了肌肉,是得不偿失[3]

(二)速度提高

小学阶段的孩子反应快,思维活跃,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速度方面的练习,例如高频率,可以提高反应力的内容,既可以训练肌肉,又可以锻炼反应能力,但是要避免重复机械的运动训练,枯燥无味,没有训练的积极性和兴趣,失去了兴趣像完成任务一样,自然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三)耐力提高

耐力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训练内容,耐力训练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每天多一点点,日积月累,最后也会有很大的收获对小学生的耐力训练是为往后的体育学习奠定基础,有了一定的基础练起来不会感到很吃力,有间歇有强度有目标的训练可以达到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

结束语

小学的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需要讲述道理、传授知识、提出要求几个过程,各个步骤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小学体育作为体育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也需要发展素质教育,同时也不能舍弃了德育与美育,促进思想品德的养成,提高审美素质等,实现五育并举,增强素质教育。通过体育素质教学彰显出学生个性发展,增强体质与身体素质,达到体育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顾云丽.浅议小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J].学苑教育,2021(25):73-74.

[2]陈磊.五育并举  让每个生命绿色成长——浅谈如何在小学三年级开展生态型德育工作[J].试题与研究,2021(19):127-128.

[3]李姗.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0):82-83.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