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教师论文>详细内容

【中学化学】顾卫红--初中化学有效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26 08:45:19 浏览次数: 【字体:

初中化学有效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

      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顾卫红

初中是学生接触化学学科的初级阶段,因此化学概念的基础教学尤为重要,应当引起教师的充分关注。化学概念是在缜密的逻辑、高度的概括以及合理的抽象基础上形成的, 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抽象化,帮助学生发展智力,通过学习化学概念等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化学概念的教学是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化学概念的教学, 教师应当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增强思维逻辑能力,使课堂效率有效提升。以下笔者将从四个方面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具体方法做出阐述。

一、有效对比,构建完整的概念体系

初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构架主要由教材的结构和理论体系主导,能够使教学目标得到充分体现,各章节概念有一定的关联度,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要求也呈梯度上升,促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学生在刚刚接触化学学科时,往往会因为概念不清而无法正确地进行物质分类,这是化学基础知识中的一个教学难点。教师应当从根本的概念出发,抓住各个概念之间的异同点,在讲授基础概念的基础上, 对概念进行更深一层的解释, 通过举例等方法帮助学生对概念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教学难点。

例如,笔者在讲授第二单元《空气》这一节内容时,提到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又在第四单元《水》这一节内容中,强调了单质、化合物以及氧化物的概念,由于初次接触这种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单质、化合物以及氧化物的理解不是非常的明确,无法总结出这三种物质之间的异同点。概念虽然具有一定的确定性以及严谨性,但在教学中,教师不可将有联系的概念相互隔离开来,不可将概念绝对化,要通过寻找概念之间的异同点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问题中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以及运用方法,切不可一口气讲完所有概念,过早地得出正确的结论,需要在讲解问题的过程中推动概念的逐个呈现,这样能够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被动学习。同时,教师教学时要注重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系统、有序地建立知识网络,从而更加扎实地掌握所有相关的基础概念。

二、去伪存真,用好日常概念的“两极性”

化学概念是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所积累的基础知识,无需经过系统、专门的学习就可以理解,因此化学基本概念又称前科学概念。对刚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初中生来说,化学的概念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因此想要牢固掌握化学概念需要经历复杂的思维过程。生活中的化学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因此学生在未接触科学的化学概念之前,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一些错误的化学概念深信不疑,从而导致学习科学概念时,难以跳出思维误区,影响后续理论和应用方面的学习。

例如,笔者在讲授《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节内容时了解到, 学生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木柴等能够燃烧的物体,经过燃烧后质量是减小的。教师可以以此实例来对这一误区进行纠正,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结合简单的验证试验,来帮助学生深入剖析物体反应的机理,用更加直观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走出生活误区,从而排除生活经验带给学生的概念误区。若生活中的经验与科学概念是一致的,那么这样的生活实例就会成为学生的实践心得,牢固地记住科学的原始概念。在接触饱和、不饱和溶液以及稀溶液和浓溶液等概念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小例子来加以论证。比如,我们常常会问,饭有没有吃饱,吃得多还是吃得少等,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因此,生活中的经验不一定都是负面的, 正确的经验应当得到更加合理的运用,通过严谨的语言将经验转化为科学的基础概念。

三、依据认知,合理把握化学概念的深广度

概念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具有确定性和严密性,是经过前人严密的思维推理、不断推翻又重建的理论精华,因此,对一个概念的内涵以及拓展常常是固定不变的。但随着客观事物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的不断前进,人们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或改变,同一个概念往往会在不同阶段, 因为学习要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概念的阶段性和发展性,严格按 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来确定学生对化学概念掌握程度的要求,结合现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来把握课堂教学深度,对教材进行深入剖析。

例如,笔者在讲授《燃烧》这一节内容时,讲解“燃烧”是指在通常情况下,可燃物能够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这是学生在接触化学概念的初步阶段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点的重点内容。随着学习深度的推进,教师对概念的讲解会呈现出循序渐进的效果,比如可燃物可不通过氧气来实现燃烧和氧化, 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镁也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而这些反应均不需氧气的参与。因此可以说明,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概念的深度是不尽相同的。而类似于“ 氧化还原”这类反应,都是阶段性和发展性的概念。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调整教学,不能因为一味地追求科学和严谨,而向学生灌输超出学生理解范畴的概念,同时也不能因为一味的迎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而忽视概念的科学性。教师在进行概念的讲授时,应当留有一定的讨论空间,避免出现概念的绝对化。

四、正反剖析,突出化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对化学基础概念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记忆层面的背诵,如果不能对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仅凭记忆无法牢固掌握概念和原理,很快就会忘记。因此,对概念的理解是教师进行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讲授化学基本概念时,要擅长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句,通过严谨的思维分析,强调概念的内在本质。同时促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概念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此外,通过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做不同层面的剖析,在解析中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如,笔者在讲授《中和反应》这一节内容时,讲到中和反应的概念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本质不是生成盐和水,而是酸和碱作为反应物发生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盐和水等。还可以介绍一些应用型的反应,如硫酸工业中利用氨水来吸收二氧化硫,治疗胃酸过多。教师可以举出几个典型的反应例子进行证明。此外,教师还应当拓展这一反应的概念,举出一些是中和反应却不是这样的经典格式的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进行反应,盐酸和氧化铜的反应, 都是由中和反应的概念中拓展而来。多方面举例能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来思考问题,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此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可见,教师不可忽视看似不起眼的基本概念,要善于从基本概念中总结提炼出合理的本质属性,通过正反例证,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化学基本概念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应用知识的基础,是提高化学课堂效率的关键。对于初次接触化学学科的初中生来说, 概念教学应当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应当思考出更多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素质发展,可采用更多适合学生、更加直观的教学方法,组织更多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真正理解概念产生的过程以及原理,并将这些概念熟练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增强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